生姜在我国自古就有栽培。从考古遗存来看,湖北江陵战国嘉葬中有完整的姜块出土,这表明战国时代已把生姜作为陪葬品。1972年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农产品中也有生姜,说明西汉时期生姜已是一种重要经济作物。从古籍史料来看,生姜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礼记》内则篇“植梨姜桂”,《管子》地员篇“生姜与桔梗小辛大蒙”,《论语》中有“不撤姜食”。《吕氏春秋》中有“和之美者,蜀郡杨朴之姜”,表明杨朴(四川地名)姜在当时就已成为美味佳蔬了。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千畦姜韭,此其人与千户侯”等典籍。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记述了姜为“冬叶,姜叶也,苞茸物,交、广皆用之”,交、广是指我国广东、广西及邻邦交趾(现今越南北部),说明当时我国广西地区已广泛种植生姜:北魏贾思想编的《齐民要术》里有“种差第二十七篇”,对姜的整地、播种、遮阴及收获等栽培技术都作了详细的记载。元遗山有诗云“东家欢饮姜芽脆,西家留宿芋魁肥”。元朝金代文学家《王祯农书》中也详细描述了生姜栽培、储藏的方法及其用途。湖南邵阳的《宝庆府志》、江西宜春的《宜春县志》中,均有关于姜的记载。
不过在明朝以前,生姜基本上是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到明朝中后期才逐渐引种到北方地区,到了清朝在北方栽培生姜已经比转普遍。比如,山东兖州府宁阳县(现泰安宁阳县)的生姜原来主要贩自南方,道光末年开始在本地引种试种。到了光绪年间,其所产的生姜产品不仅可以自给,而且可以供应临近各县。山东省莱芜县(现为莱芜市)志曾经记载,清朝宣统纪元已把姜作为征税对象,可见姜在当时的栽培地位已经相当重要了。
自古以来,生姜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直到近代仍有“姜千畦,藕万陂,利亦比万金之家”之说,说明种植生姜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生姜在我国除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外,华南、华中及华北地区均有种植,但其类型与分布有所不同。北方主产干姜类型,南方主产菜姜,而长江流域各地以中间类型为主。北方地区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河南、陕西等地栽培面积也较大。南方地区以广东、四川、浙江、安徽、湖南等省份种植较多。经多年发展,山东莱芜、安徽铜陵、浙江临平已成为我国生姜的优势产区,莱芜更是具有“中国生姜之乡”的美誉。近年来,随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等地也开始引种试种生姜。
从我国生姜发展情况来看,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1949年前,由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生姜栽培发展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生姜的生产不断发展,栽堵技术水平逐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生姜生产得到迅速发展,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在种植业结构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农民致富起到重要作用。
生姜在世界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公布的数据; 2012年全世界生姜种植面积为3215ha,即483.24万亩(1亩666.7m)。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植生姜,其中,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巴西等国占全世界生美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中国是最大的生姜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世界的30% ~40%。我国生姜种植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8个主产区,南方有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西5个主产区;北方有山东、河南、河北3个主产区。全国生姜种植面积为250万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