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生姜的植物特...
    生姜的根、茎、叶特性:
     

    生姜为姜科姜属种能形成地下肉质茎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我国多作一年生蔬菜栽培。生姜为无性繁殖蔬菜,很少开花,主要器官有根、茎、叶等。

    ①根 生姜尽管生长在地下,但并不是根而是地下茎。生姜植株真正的根只有纤维根和肉质根两种。纤维根先从幼芽基部长出不定根,并形成侧根,逐步形成主要吸收根系。纤维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的矿物质,将水与矿物质输导到茎,是姜的主要吸收器官。在生姜的旺盛生长期,种姜和子姜的下部节长出乳白色的肉质根,肉质根较短,且粗,不分叉,基本上无根毛,吸收能力差,主要起固定支撑和储存养分作用。姜为浅根性作物,绝大部分的根分布于土壤上层30cm以内的耕作层内,只有少量的根可深入土壤下层。

    (生姜根系图)

    ②茎 生姜的茎包括地下茎和地上茎两部分。地下茎为根状茎,简称根茎,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姜产品,俗称姜块。生姜由多个地上茎基部膨大而成,主要包括种姜和次生姜。种姜播种后腋芽萌发并抽生新苗,形成地上茎的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主茎基部逐渐膨大形成“姜母”,之后姜母两侧的腋芽萌发并长出2~4个姜苗,即为地上茎的一一次分枝,随着这些姜苗的生长,其基部逐渐膨大形成“子姜”,子姜上的腋芽再发生新苗,其基部膨大生长形成“孙姜”。分枝的基部逐次膨大,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姜产品。生姜地上茎的生长与地下茎生长有直接的关系,就同一品种而言,地上茎分枝越多,长势越好,其单株产量就越高,种植则可通过观察地上茎的长势推断出根茎的长势。

    ③叶 姜叶为技针形,互生,具有横出平行叶脉。生姜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器官。壮龄功能叶片长18-24m、宽2-3cm,叶片中脉较粗,下部有不闭合的叶鞘。叶鞘与叶片相连处,有一凸出物称为叶舌,叶舌内侧即为出叶孔。在栽培上,若供水不匀,新生叶易在出叶孔处扭曲畸形,不能正常展开,俗称“ 扎小辫”。在幼苗期姜叶生长较慢,每3~4天长出1片新叶;到幼苗后期,生长速度稍快,每1.5~2天可长出1片新叶。立秋以后,叶面积迅速增大,生长最旺盛时,平均每天可长出2片新叶,但是在10月上旬以后随着气温逐步下降,叶面积增速也放缓。生姜的叶不仅是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观察生长状况的重要部位,生姜的肥水管理和病虫为害等信息可以通过姜叶观察出来,叶片的长势、长相直接决定整个生姜植株的长势、长相。

    生姜对环境的要求:

    ①温度 生姜起源于热带森林地区,系统发育的结果,形成了喜温而不耐寒的蔬菜植物,种姜在16℃~17℃以上开始发芽,但发芽极慢,发芽期很长。在22~25℃幼芽生长速度适宜,易培育壮芽。在28℃以上高温条件下,发芽虽快,但幼芽往往细弱而不够肥壮。茎叶生长期以20~28℃较为适宜。在根尖旺盛生长期,为积累大量养分,要求白天和夜间保持一定温差,白天以保持25℃左右,夜间保持17~18℃为宜。15℃以下停止生长,茎叶遇霜即枯死。

    ②光照 生姜为喜光耐荫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光照要求也不同。发芽时要求黑暗,幼苗时期要求中强光,但不耐强光。因而生产上应采取遮荫措施造成花荫状,以利幼苗生长。但盛长期因群体大,植株自身互相遮荫,故要求较强光照。生姜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在长短日照下均可形成根茎,但以自然光照条件下根茎产量高,日照过长或过短对产量均有影响。

    ③水分 生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不发达,不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吸收力较弱,而叶片的保护组织亦不发达,水分蒸发快,因而不耐干旱,对水分要求严格。一般幼苗期生长量少,需水少,旺盛长期则需大量水分。为了满足其生长条件,要求土壤始终保持湿润,使土壤水分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为适宜。生姜不耐干旱亦极不耐涝。在干旱条件下虽可存活,但生长不良,产量大减,且根茎纤维增多,品质变劣。同样,土壤水分也不可过多,如果土壤积水,轻则使发芽出苗变慢,根系发育不良,重则引发姜瘟病,引起减产甚至绝产。

    ④土壤 生姜对土壤适应性较广,无论是在沙土、壤土或黏士中都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肥沃、有机物丰富、通气性良好、易于排水的沙壤土栽培为好。不同土质对生差的产量和品质有一定影响。沙性土壤农事操作方便,根茎光洁美观,含水量较少,干物质较多,但保水保肥能力弱,容易遭遇干旱,且不能做到均衡持续供给养分,产量较低,根茎微黄。如果泥土黏性强,其地下根茎生长延伸受到限制,且在收挖时泥土附着在生姜上,除去泥土很麻烦,因此以沙壤土最为适宜。当然,生姜也会因栽培方式不同,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果采用撬窝栽培方式,沙壤土则不易成形,土壤较黏一些,反而便于撬窝成形。生姜对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在pH在5.5~7内植株生长较好,pH在8以上或5以下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长势不旺,根茎发育不良。在同一地块,生姜忌连续多年种植。由于土传病害的防治十分困难,而且成本较高,特别是姜瘟病,防治技术性要求较高。

    ⑥养分 生姜在生长过程中,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动态,与植株鲜重的增长动态是一致的。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少。旺盛生长期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其矿质元索的吸收量也增加。生姜喜肥耐肥,全生长期吸收的钾最多,氮次之,磷居第三位。试验研究表明,生产1000kg鲜姜,约吸收氮6.34kg、 磷1.31kg、 钾11.17kg、 钙1.82kg、 镁2.27kg。氮肥可显著促进植株生长,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和植株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养分的同化、运输与合理分配,最终使生姜产量提高。氮肥是我国最先推广的化肥品种,农民对氮肥的增产效果有较多的认识。在生姜种植区相当部分的姜农重视氮肥的施用,但又忽视了钾肥、锌肥和硼肥等微量元素的合理、足量施用,这是影响实现生姜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很多生姜种植区的土壤都不同程度地缺锌、缺硼,植物缺锌时,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因此生姜种植者必须重视补锌和补硼。生姜与其他农作物不同,它对钾肥的需求量超过氮肥。钾肥是生姜高产、稳产的必需营养元素,钾元素主要负责植株体内的物质转化,对提高植株抗旱、耐寒、抗病能力,提高生姜产量和品质有显著的作用。

    生姜的生长和种植周期:

    生姜为无性繁殖的蔬菜,其整个生长过程基本上是地下块茎的营养过程,生姜生长的整个时期也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植株总重量及茎、叶重量的变化是先慢后块,最后逐步减慢停滞。生姜的生长虽有明显的阶段性,但划分并不严格。根据生姜的生长形态、生长季节和农事活动可以将其划分为发芽出苗期、幼苗期、旺盛生长期、休眠储藏期4个时期。由于生姜生长区域不同,无霜期时间相差较大,故生姜生长期的长短有较大差异,且不同生长阶段持续的时间也不同。

    ①发芽出苗期 从种姜打破休眠,幼芽开始萌动,到第一片姜叶出土并展开的整个过程为发芽出苗期。此期主要靠种姜储存的养分分解来供幼芽生长。幼芽的萌发时间比较长,生长量却很小,但对整个植株器官发育、生长及产量形成有重要影响。种姜发芽出苗时间的长短,一是取决于是否进行人工催芽,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在自然条件下发芽出苗需要40~50天,但如果采用人工增温催芽的方法,可以在25天左右催出合格的短壮芽;二是取决于播种时间,如果播期早、气温低,则发芽出苗需要的时间长,播种晚、气温高,则发芽出苗需要的时间短;三是取决于栽培方式,如覆盖地膜、栽培较浅等方式,都可以缩短发芽出苗的时间。

    此期的主要工作是尽量采用合理的催芽和栽培方式,缩短发芽出苗时间,保证苗全、苗壮。生姜产量与发芽出苗的时间有直接关系。生姜发芽出苗耽误的时间越长,其产量损失就越大,生姜出苗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时间越长,其产量越高。

    ②幼苗期 由叶片展开至具有两个较大的一次分枝, 即呈“三股杈”时期为止,这是生姜幼苗期结束的形态标志。这时一期, 幼苗生长由完全依靠种本的养分,逐渐转交到植株自己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进行自养。此间生姜植株生长速度慢,生长量较小,但是此时形成的一次分枝却是以后制造养分、形成产量的重要器官,为后期植株旺盛生长和获得高产打下基础。

    此期的主要工作是创造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当的肥水管理和防除杂草。春夏之交,温度变化较大,应通过覆膜、揭膜调节幼苗生长的环境温度,避免低温冻害和高温灼伤幼苗。生姜幼苗期的肥水管理要“少吃多餐”,重点是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采取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的方法,防止杂草蔓延,挤占姜苗的生存空间,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③旺盛生长期 生姜自形成三次分枝即“三股杈”至收获为旺盛生长期,此时期为70~90天,在这个时期地上部茎叶进去旺盛生长期,地下部根茎也进入旺盛生长期,按照生长中心或部位不同可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以地上茎叶为主,表现为地上茎分枝大量发生,叶的数量大量增加,根系也大量发生,形成和维持较大的同化系统,同时姜球数量随分枝数的增加而增加,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旺盛生长的后期,地上茎叶生长缓慢,制造的营养物质主要向地下部分输送,由前期的以地上茎叶生长为主转变为以地下根茎生长为主,根茎的干物质分配量占总物质的50%以上。此期的主要工作是加强肥水管理,除草培土,防治病虫,促进形成和维持较大的叶片数及叶面积,提高植株光合能力,防止其后期早衰,延长有效生长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姜产量。

    ④储藏期 生姜不耐低温霜冻,应在霜降之前收挖,如果收挖太迟,容易遭遇冻害,使生姜品质下降。生姜的储藏,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使其保持休眠状态。生姜因储藏的条件和目的不同,储藏的时间也不同,短者几十天,长者可达6个月以上。南方地区的生姜储藏以短期和小规模储藏为主,北方地区的生姜储藏规模较大,时间较长。

    此期的主要工作是控温保湿,温度要求保持在14℃左右,近乎饱和( >95%)的空气湿度,使生姜的生理活动变得微弱,尽可能减少生姜养分消耗,避免受到冻害和因失水而萎缩,同时注意防病、防虫。要随时观察生姜储藏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让天下农耕者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