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学名:小地老虎
中文别称:地蚕、切根虫、夜盗虫
分布范围:北京市、东北3省、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四川省、广西等。
往下翻,有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
刚孵化的幼虫常常群集在幼苗上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把叶片咬成小缺刻或网孔状。幼虫3龄后把蔬菜幼苗近地面的茎部咬断,还常将咬断的幼苗拖入洞中,其上部叶片往往露在穴外,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一)成虫。体长16~ 23mm ,翅展42-54mm。头部及胸部背面暗褐色。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基半部双栉齿状,端半部丝状。前翅暗褐色,前缘及外横线至中横线部分,有的个体可达内横线,呈黑褐色。肾形纹、环形纹和楔形纹均镶黑边;肾形纹外侧有1个尖端向外的楔形黑斑,至外缘线内侧有两个尖端向内的楔形黑斑。后翅灰白色,翅脉及外缘黑褐色。足胫节与附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
(二)卵: 半球形,直径约0.6mm ,表面有纵横相交的隆线,有些纵线2 ~3叉型。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有红晕圈,孵化前有黑点。
(三)幼虫:末龄幼虫体长37-50mm,头宽3.2-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表皮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尤以深色处最明显。头部后唇基呈等边三角形,颅中沟很短,额区直达颅顶,顶呈单峰。腹部1-8节背面各有4个毛片,后2个比前2个大1倍以上。臀板黄褐色,有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
(四)蛹:长18-24mm ,红褐色至暗褐色。腹部第4-7节基部有1圈刻点,背面的大而色深。腹末具臀棘1对。
①发生世代。年发生代数由北至南不等,北京3~4代,安徽、江苏5代。
②越冬。在长江流域能以老熟幼虫、蛹及成虫越冬;在广东、广西、云南则全年繁殖为害,无越冬现象。
③环境因素。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 25°C ,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沙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
④国内各地皆有不同程度发生。